赵孟頫,元朝著名的书法家,他的作品以行书为主,擅长运用笔墨表达情感和意境。《光福重建塔记》便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,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造诣,更蕴含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。
《光福重建塔记》是一幅长卷,纸本行书,纵28.6厘米(另有说法为29厘米),横284厘米(另有说法为377厘米),现藏于上海博物馆。这幅作品是赵孟頫在68岁时,即为至治元年(1321年)二月所书,次年他便辞世,因此这幅作品被视为他晚年的精品之一。
作品署款“至治元年二月望日建”,卷末书有六篆字“光福重建塔记”,并钤有“大雅”、“赵氏书印”等印。卷后还有董其昌、司马通伯等题跋,明代书家董其昌在卷后题跋中评说:“此卷笔意虚和,尤可宝也。”
光福寺位于江苏省苏州西南的光福镇铜观音寺后面的龟山上,始建于梁大同年间,是吴地最古老的寺院之一。寺内原塔至元代时几乎破损殆尽,延佑元年由僧众化缘重新建造,次年五月完工。至治元年刻立碑记,住持沙门了清撰写碑文,并邀请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并篆题。
《光福重建塔记》全文记录了光福寺重建的时间、地点及功勋状况,内容大致如下(节选自不同资料,或有出入):
光福重建塔记。佛慧雄辩大师,本寺住持沙门了清撰。前翰林学士承旨、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并篆题。塔者,西域圣人之灵庙,众生灭罪致福之具也。自阿育王建初,后代震旦之来,表刹兴盛者,莫盛于萧梁之世焉。光福塔实者,梁大同权舆,唐会昌暴殄,复兴咸通,至赵宋,宋至今朝大德中,住山磻师时毕方鸟栖其颠,以致铁石瓦甓隳哉,有不可葺者。住持相师谟画鼎创,真人周静翁仙宗而尚佛,来自双凤,作檀越主,率寺邻富而信者幼成徐公、沙门愿而干者成、彻、德三公暨寺职班员涓吉命匠篾栖鸾竹索以为绹村化羊杉缚以为架,撤顶至踵草,古从新,即旧基,越旧制,别絫层级,至五半,徐公脱屦索诃相师,迁乔梵行,施心愿力,唯静翁不移。走书成曰:“山中住持闻有更易,倘林屋清师补处,则塔缘幸甚,香火幸甚。”既而疏来洞庭,孤云乃起,一苇未杭,翁已羽化,乌乎!
余曰:佛三祇百刻修六度万行以戒、定、慧,力成舍利,益众生者,塔之谓也。由塔即庙,庙即貌,佛圣德令众归,命行檀波罗而得福田。今啬一缘,将普万化是苻佛本愿,益众生欤?果元度之类欤?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欤?于是越明年,具梵礼,迎铜像,出化东。行首翁之儿妇魏氏母子承祯同调无改大父之道,乐助而之任洋沙头太仓苏台蓂见四新稇载而返,寻遇不请之檀朱公阙工施财施艺特银其相轮之顶,复有刾血为墨,书妙经者,二渡长江,入长淮,募远者三大槩,廿馀同袍,听命辅势,忘倦宣劳,聚诸村鸠。诸工一举而完。七级自尖以还,饰盖至四。岁暮收工,明年像复出,西募,春行,夏归,秋作,馀层列屋,皆落成,其辉辉乎,摩尼圆明;沓沓乎,露盘屃赑。遂书。其延祐改元二月十日之建始,来年五月望日之毕工。系以辞曰:阿阇世藏设利罗,阿育得之出恒河,八万四千起塔婆。后世则之广兴建,四方玲珑成八面,萧梁以前世未见。我此灵庙实大同,起伏二次三鸠工,延祐以来又六冬。清宁仙人德相佛,福缘慈缘普泽物,白花岩头。...
从书法角度来看,《光福重建塔记》展现了赵孟頫深厚的行书功底。他的笔触流畅而有力,行云流水,展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厚造诣。他的笔墨饱满而有力,既能表现出墨迹的强烈冲击力,又能展示出他对意境的深入理解。赵孟頫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行书的技法,给人以深深的艺术感染力。他的作品不拘泥于传统的规矩,而是充满了自由和创新的精神,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。
此外,《光福重建塔记》还是赵孟頫内心世界的抒发。他通过墨迹的变化和笔意的纵横,展现出他内心的平和和宁静。他的笔触流畅而稳重,富有情感和力量,给人一种心灵上的震撼。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纸上的墨迹,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独特诠释和对世界的深刻思考。
总的来说,《光福重建塔记》是赵孟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,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书法技艺,更蕴含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。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,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亚盘水位换算欧赔图片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